央广网静宁6月26日消息(记者张磊)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靠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扶持,甘肃省静宁县的小苹果成就了大产业。同时,前方报道组还了解到,目前,静宁县的苹果面积已经从退耕还林前的19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万亩,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了3200元。 当采访组来到静宁县以后,无论干部还是群众,说的最多的除了苹果还是苹果,小小的果子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前面的报道中提到了治平乡,那里的乡党委书记梁永红告诉记者,尽管全乡的苹果面积已经达到了两万九千多亩,但这其中有六千多亩低产园。和丰产园相比,农民群众在低产园上花费的成本和丰产园差不多,但产量、价格还有收益却只有丰产园的一半,这样的情况静宁全县也都普遍存在。 因此,包括梁书记在内的不少乡镇干部最大的心事就是想改造低产园,通过动员群众,挖掉低产的果树,改良土壤条件,再把育的大苗栽进去,三五年后就能挂果,产生效益。但是,由于低产园暂时还有一定的收益,要实施改造,有些群众还是不太愿意。所以,必须首先解决群众的观念问题,并通过示范来推动。 对于林果业来讲,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增产增收的关键所在,除了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之外,乡镇干部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梁永红书记说,要想真正接地气、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干部们就得成为技术能手。所以,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农业专家为大家传经送宝,尤其是县里和市里的技术培训,能有更多的基层干部全程参与。 除此之外,他说,对于偏远山区来说,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苹果运不出去也是大问题,急需继续建设通村公路。再一个,就是随着农民越来越富裕,但是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偏少,也需要继续加强。 (原标题:甘肃静宁:小苹果成就大产业) |
Copyright ©2013 www.ljhzs.cn 亮剑九州 振兴中华 浙ICP备12048018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亮剑九州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