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亮剑九州集团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亮剑九州集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战友 找战友
亮剑九州集团 首页 亮剑九州 爱心舰 查看内容

“妈妈,我迟来了三十年”

2014-5-6 17:43| 发布者: 亮剑九州| 查看: 11063| 评论: 0

摘要: 1985年,年仅21岁的缙云籍新兵陈明进,用鲜血书写参战申请,毅然奔赴祖国南疆。

点击这里欣赏新闻视频

 

1985年,年仅21岁的缙云籍新兵陈明进,用鲜血书写参战申请,毅然奔赴祖国南疆。在战场的“生死线”上,主动请缨帮助炊事班接送坚守阵地战士所需食物;枪林弹雨中,他倒在异国他乡、长眠于南疆的边境线上。

岁月可以抚平战争的废墟,却难以抹去被战火染红的记忆。当年带队参战的老连长孟智辉一直心存遗憾:是自己把他带上战场,却没能把他从战场上活着带回来。30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寻找陈明进亲人的念头。

战友会上,素不相识的缙云籍战友钭杨胜让他夙愿得偿。5月3日,当孟智辉来到缙云,见到魂牵梦萦的陈母,愧疚的情感在这一刻澎湃而出,他跪倒在丁美珠老人面前泣不成声,那哭声撕心裂肺。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跟着流泪

 

“妈妈,我迟来了三十年”

 

一、感动:老连长寻找烈士亲人30载

5月3日,新建镇和源村大筠自然村。原本寂静的小村庄变得热闹了起来,从南京远道而来的老连长孟智辉、战友秦坤章,从东渡镇赶来的王成南、陈宇平,新碧街道赶来的陈岳红,壶镇镇赶来的胡德飞、沈立新,前路乡赶来的麻水亮,还有相识的不相识的战友们,汇聚一起。

没有鞭炮,没有鲜花。踏进家门,见到陈明进84岁老母亲丁美珠时,孟智辉扑通一声跪倒在她面前,泣不成声:“妈妈,对不起,我们来迟了!妈妈,真的对不起,是我把明进兄弟带上战场,却没能把他从战场上活着带回来……”

丁美珠老人上前扶起孟智辉,久久相拥而抱:“不晚,不晚!明进在战场上表现很优秀,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是英雄!我没有遗憾!”房间内哭声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悲伤。

战友们纷纷向烈士母亲陈妈妈下跪叩头,代烈士为母亲行孝,祝福年逾八旬的陈妈妈健康长寿……

“30年前,我们在一起同生共死、并肩战斗,自他牺牲后,我一直在寻找你们,今天终于找到了。”孟智辉与几位战友们紧紧抱着陈妈妈,许久,许久。

孟智辉给陈妈妈送上慰问金、戴上纪念章后,与在场的战友们一起深情地给她鞠了三个躬,并按儿子的礼节给英雄妈妈叩了三个响头。

我们注意到,在老人家中,烈士陈明进的照片占满了墙上唯一的相框,两边分别安放着奖状。

陈明进兄弟四人,他是老三。陈明进的弟弟陈明飞说,30年间,母亲始终思念着三哥,每逢过节,桌上总会为三哥留一副碗筷,照片经常擦拭……说话间,陈妈妈拿出了明进的立功证书、军功章、通知书、烈士证明书。

抚看照片,看着永远定格而年轻的烈士,众人仿佛回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

 

二、追忆:热血男儿保家卫国赴战场

孟智辉,南京人,原一军二师六团新兵四连副连长,负责90名新兵为时三个月的作战训练。陈明进作为新兵中的姣姣者,表现非常出色。

孟智辉说,他至今还十分清晰地记得,当时陈明进是如何来到老山前线战场参加反击战的。

1985年2月初,作战训练即将结束之际,孟智辉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抽调部分干部骨干和新兵参加老山前线轮战的命令。当时,为了能争取上前线的名额,许多新战士跟着他一起用鲜血书写下参战申请,陈明进就是其中之一。

“2月25日,是我24岁的生日,也是我奉命带着30名新兵启程奔赴老山前线的日子。”对于这个日子,孟智辉记忆特别深刻。陈明进等多名缙云籍新兵在列。他们从浙江湖州长兴乘上军列,经过三天两夜的行程,到达了云南曲靖,然后又换乘军用大卡车,经过两天两夜的急速开进,终于到达了麻栗坡县天保农场——临战训练地。

中越边境是丘陵山地,丛林密布,一坡连一坡,不便于大部队展开,只能靠步兵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打!整个反击战,前沿一线部队与越军是交错胶着的!一个山头往往几次,甚至十几次反复激烈争夺著名的李海欣高地硬是被炮弹削低了20多米!

在战场作战流动性大,又是亚热带气候,长年累月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蹲猫耳洞、住草棚、打坑道、蹲山沟、滚泥水更是家常便饭。在战场上的几个月时间里,战士们没有洗过一次脸、刷过一次牙、换过一次衣服。由于天气湿热,身上长满湿疹。有许多战士长时间缺乏维生素造成裆部溃烂,走路都困难,水运不上去,只有依靠老天,喝雨水;喝露水;喝石缝里的水;喝被硝烟、硫磺、鲜血污染过的水。往洞壁或者坑道上一靠,就算是睡觉了。

吃饭更是艰苦得难以想象。一天中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是凌晨趁天还没亮、雾还没散开的时候,炊事班的战士将煮好的米饭装在饭馕中,腰里塞上两颗手榴弹,背送到“生死线”,阵地战士再从“生死线”上接走。如果说这唯一的机会没能把握好,战士们就只能是活生生地饿上一天。

所谓的“生死线”,是为了满足前线作战的需要,后勤运输部队不停地在仓库——前线间往返的必经之路,越军机枪火力点就严密地封锁着这条道路。

陈明进是一名通讯兵,在老山前线那拉口方向最前沿阵地,坚守140阵地前面左2号高地。他除了担任最前沿的观察哨外,主动请缨,担负起从“生死线”上接饭的任务,这就意味着弹片和子弹随时有可能在身上“钻洞”。

5月5日凌晨,陈明进在接饭时,就经历了一次与死神擦边而过的惊险——子弹从头皮上擦过,头顶的头发被烧焦了一大片,但他依然义无反顾。

“1985年5月6日”,这个日子,孟智辉刻骨铭心,“一张鲜活的面孔刚刚还在眼前,一声枪响后,被击中头部……”那一年,陈明进21岁。

眼看着陈明进倒在了血泊中,战友们在猛烈的枪弹掩护下,将他从“生死线”上抢了回来。但是在战场上,大家只能为他作些简单的急救包扎。由于伤势过重,陈明进为祖国和平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的生命。

 

三、心愿:与烈士亲人一起前往凭吊

经过6个月的战场拼杀,1985年8月,孟智辉接到命令从战场上撤下来,但他一直难以忘怀自己带上战场并牺牲在眼前的两位新兵战友——陈明进与孙英清,寻找烈士亲人、看望烈士的父母,成了孟智辉的夙愿。

1995年10月,孟智辉由陆军少校军衔转业到地方工作。转业后他主动体谅政府的安置困难,没有要求政府分配工作,而是主动向组织申请复员,自主创业,现为四川泸州阿梦古窖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战友牺牲了,我们活着;伤员缺胳膊少腿,我们还完完整整地活着,关爱烈士亲属和伤残战友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历了浴血奋战,脱下军装到了地方工作的孟智辉,寻找烈士亲人的意愿愈发强烈。但因当年条件所限,多方打听,均未能如愿。6年前,孟智辉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安徽籍烈士孙英清的亲属,并前往当地了却了心愿,而陈明进仍然是他心中的牵挂。

2013年八一建军节战友们会时,来自祖国各地的战友们欢聚一堂,孟智辉再次提到多年来寻找陈明进无果,心中歉疚之情溢于言表。素不相识的缙云籍战友钭杨胜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30年后的今天,他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

孟智辉说,此时此刻,妈妈眼前闪现的一定是“远行”30年、苦苦思念了30年的儿子的身影,“妈妈,我们都是你的儿子,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你。”大家纷纷与陈妈妈合影留念。

“谢谢,谢谢你们还惦记着明进!”看着眼着这一堆突然出现的“儿子”,陈妈妈热泪盈眶,老人家拉着众多“儿子”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

“明进兄弟,我们终于找到你了,30年来,我们没有一天不挂念你。”在县城烈士陵园陈明进墓前,孟智辉与战友们向陈明进深深地鞠躬、敬礼,道一声安息,并献上鲜花……

发生在30年前的那一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随着光阴的流逝,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渐行渐远。但那一段血色的记忆,在他们的生命中永不会淡去。那份萦绕心中的不灭的情愫,会伴随着这些活着的勇士,今生来世……

“今天我终于了却了我的第一个心愿,我入伍后所在连队和军校学员队的六名烈士的亲属都找到了!以后,我们要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尽力帮助更多烈士的家属!”采访结束时,孟智辉对记者这样说!“我们明年还会带着更多战友来看望我们英雄的妈妈!包括缙云籍的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卢宝天战友,如果陈明进战友参战时的老政委赵传喜大校身体状况允许的话也会来看望英雄妈妈!”

这正是:越战老兵孟智辉千里探“母”,尽显退役军人铁骨柔情!

 

孟智辉:杭州亮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名誉社长、名誉理事长、联谊会会长

 

相关分类

Copyright ©2013 www.ljhzs.cn  亮剑九州 振兴中华 浙ICP备12048018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亮剑九州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1527号

返回顶部